一、关于长城的诗句?
1、咏长城
唐代: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译文
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临洮。虽然他的长城宏伟浩大,高接云天,政权却是迅速瓦解,还不及尧帝殿前的三尺台阶。
2、经檀道济故垒
唐代:刘禹锡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译文
刘宋王朝的万里长城已经塌倒,荒废的营垒秋天长满野草。秣陵城里不少男男女女,至今还歌唱《白符鸠》深深哀悼。
3、饮马长城窟行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译文
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
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4、沁园春·雪
近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5、望江南·春睡起
宋代: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阳关。
译文
春睡起之时,已是积雪堆满燕山。万里长城之上撒满雪花,好像一条横陈的玉带,街上是灯火阑珊。而人,却倾立在蓟楼之间。何等的惆怅,何等的凄凉。
自己空空懊恼,他人或许更是如此,这身单影只的客人此时要归去。这一身行头绝尘而去。伤心的情意断人肠,屹立在阳关依旧吟唱。
二、关于长城的诗句小学?
有因为在小学的语文课文中,经常会出现涉及到关于长城的古诗词,例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这些诗句也经常被用于考试中作为阅读理解或填空题,因此小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诗句。此外,长城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所以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教育,让小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并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
三、有关于长城的诗句?
有关于长城的诗句
1、《书愤》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饮马长城窟行》
年代: 唐 作者: 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3、《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徐俯
章水何如颍水清。江山明秀发诗情。七言还我是长城。小小钿花开宝靥,纤纤玉笋见云英。十千名酒十分倾。
4、《长城》
年代: 唐 作者: 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5、一、《阮公体》
【唐】徐晶
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
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
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6、《送邢郎中赴太原》
【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7、《至广州第七十七》
【宋】文天祥
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四、关于长城的诗句李白?
1、《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李白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2、《阮公体》李白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
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
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阮公体>
3、《登长城》李白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登长城
4、《古筑城曲》李白
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五、关于长城的诗句或谚语
长城之美:探索中国古代文化与壮丽景观
长城是中国最著名、最令人兴奋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座壮丽的人工结构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还展示了人类工程能力的壮丽成就。长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和宏伟的景观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不仅如此,长城所蕴含的哲理以及相关的诗句和谚语也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长城与守望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象征,承载着“守望”的含义。在长城上行走,你可以感受到古代士兵守卫祖国的使命和忠诚。以下是一句相关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句诗来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之涣以雄浑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长城上士兵的艰苦和困难,除了形容长城上的守望之情外,也表达了士兵对家人的思念。
2. 长城与山河
长城穿越险峻的山脉,延伸至贯穿中国的巍峨山河之间,展示了中国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完美结合。以下是一句相关的诗句:
“山河犹未老,风雪只自凉。”
这句诗由宋代文学家岳飞创作,描绘了长城的壮丽和坚韧。岳飞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
3. 长城与永恒
长城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象征着人类的智慧和不朽的精神。以下是一句相关的诗句: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秋帝王尽入土。”
这句诗由元代文学家马祖常创作,赞美了长城的巍峨和坚固。长城经历了无数的岁月,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4. 长城与奇迹
长城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浩大的规模令人惊叹。以下是一句相关的谚语:
“非长城无可拔者。”
这句谚语意味着长城的伟大和重要性。长城阻挡了外敌的入侵,保护了中国的疆域和人民安全。
5. 长城与游客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长城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以下是一句相关的谚语:
“不到长城非好汉。”
这句谚语强调了游客到访长城的重要性。长城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来到长城,你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还能感受到中国的壮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结语
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结晶。长城所蕴含的诗句和谚语传达了人们对长城的敬仰和热爱。它的美丽景观和丰富历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当你来到中国时,一定要抽出时间来欣赏长城的壮丽和感受它所传达的精神价值。
六、推荐几首关于“长城”的诗句?
“长城”的诗句:
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听筝(唐·张祜)
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长城(唐·朱庆馀)
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唐·赵嘏)
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若遇单于旧牙帐,却应伤叹汉公卿。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修于燕王,历史长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
七、出塞是不是关于长城的诗句?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译文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2003年,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对“龙城飞将”的注释做出修改:“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广,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5.胡马:指敌方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6.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
7.不教:不叫,不让.
8.度:越过
八、关于长城的诗句古诗六言?
咏长城
唐 · 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九、关于长城的诗句彰显着长城的什么?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文化符号,历史上孕育了无数传奇和诗篇。其中,一些关于长城的诗句,彰显着长城的坚固、壮美和历史文化。
1. 长城千里旧烽烟,关山月色几重圆。这句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意指长城在历史上打过无数次战役,烽烟弥漫,然而在篇内,唯有关山月色始终圆满,隐喻着中国人民的坚韧和长城的卓越,可谓是长城的美丽荣誉之一。
2. 长城青山起,边塞白日斜。这句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青山和白日成为了两件不同的景,塑造了长城的雄浑而又深沉的美感。历经千年的沧桑,长城依旧耸立于胜利和失败之间,用自身的壮丽诠释了中国民族的刚毅和坚定。
3. 长城豁口,飞将军。这句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与第一句话相映成趣,可谓是对长城的一个赞美之意。豁口象征着长城上经历的无数次百战,飞将军则是中国军人的象征,使人感慨于中国民族的坚韧和勇敢。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长城的诗句彰显着长城的壮美、坚固和文化底蕴。这些诗句的内容延伸出了长城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为了更好地展现和解释它们,具体步骤可以从理解文本中的象征与意象和文化底蕴入手,结合背景情境对所表达的意义进行推导和分析。
十、关于长城的诗句四句,描写壮丽?
1、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卢照邻《雨雪曲》
2、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宋】陆游《古筑城曲》
3、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4、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宋】文天祥
5、雁行蔽虏甸,鱼贯出长城。——陈子良《赞德上越国公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