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关于黄鹤楼的诗句?

一、急求关于黄鹤楼的诗句?

黄鹤楼因崔颢题诗后更为著名。

崔颢的七言律诗《黄鹤楼》令大诗人李白甘拜下风,以至于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此后,李白多次依黄鹤楼而写诗,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还有很多有关黄鹤楼的诗句,如“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等都不能与崔颢的《黄鹤楼》相媲美。

李白不死心,在南京模仿崔颢的《黄鹤楼》作《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虽然不错但终究未能超越,这也许是李白一生的遗憾吧。

千百年来有关黄鹤楼的诗词,洋洋洒洒,不胜枚举,诗人各有情怀:

宋之问无聊:“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王维清远:“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贾岛悲凉:“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

陆游沉醉:“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范成大幻想:“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吟咏黄鹤楼,正如苏轼所言:“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927年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革命形势扑朔迷离,烟云密布大地,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是年34岁的毛泽东途经武汉,登上黄鹤楼有完全不同古人的诗情。虽然环境恶劣,他仍以革命者的胸怀,一吐心曲《菩萨蛮·黄鹤楼》,表达了他对所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结尾心潮澎湃,没有悲凉的感觉。毛泽东的这首词,我想崔颢读了也会赞不绝口,五体投地。如若不信,对比一下两人的诗情:

同样站在黄鹤楼上,毛泽东看到的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从大处着眼,由远而近,祖国东西南北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崔颢看到的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只有眼前的晴川草树,虽然用典喻今但表现的却是悲切情怀,气势上已输。

同样怀古,毛泽东两句“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可胜过崔颢前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只依景怀旧,忘却眼前的人。

同样的感慨,毛泽东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把酒祭江,心潮澎湃,完全不顾个人安危,面临“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没有半点哀伤和退缩;崔颢想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思乡之情,个人之愁。相比之下,伟人的胸怀宽广、高远、畅快。

所以,优秀的诗词不仅仅局限文采,还要看诗人的胸怀、格局和情操。古今文人墨客虽然对黄鹤楼感慨万千,不输文采,却没有伟人的胸怀。黄鹤楼,谁的诗写得最好?非毛泽东莫属。

呵呵,诗言志。新时代的今天,我们站在黄鹤楼上应该怎样吟诗呢?

二、登黄鹤楼诗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苏轼黄鹤楼诗句?

宋·苏轼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着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  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原执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持归包裹蔽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  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令几年。  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  原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

四、黄鹤楼节哀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崔颢黄鹤楼诗句?

《黄鹤楼》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六、黄鹤楼离别诗句?

1、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唐·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4、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

七、崔颢登上黄鹤楼的诗句

崔颢登上黄鹤楼的诗句:追忆古代壮丽景色

崔颢(772年-846年),唐代文学家和文士,以其才情横溢、文笔犀利而闻名。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便是登上黄鹤楼所作的诗句。在这些诗句中,崔颢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景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黄鹤楼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长江南岸,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每年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座建筑的壮丽和享受它所带来的历史和文化氛围。登上黄鹤楼,可以眺望长江、欣赏远处山水,领略到崔颢当年所感受到的美景。

崔颢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了许多具有艺术价值的诗句。登上黄鹤楼时,他被眼前壮丽的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一段描绘自然景观的诗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段诗句以崔颢独特的笔调和对美景的真实描绘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其中的文字和意境都给人一种恢弘壮丽的感觉。崔颢用朴实的语言,将黄鹤楼前的风景描摹得栩栩如生。人们可以想象得到那里的白云、晴川和芳草。这段诗句展示了崔颢出色的描写能力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把握。

崔颢的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寓意着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他感叹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

岁岁金河复东流,世事如针驷马忙。 不论春夏秋还冬,百年真是转瞬间。

这段诗句表达了崔颢对时光流转的深刻理解,他以富有哲理的笔触描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句中的金河、岁岁东流形象地揭示了时光不停地流转,而人们却如针驷马一样忙碌于琐事之中。崔颢的这番思考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和时间珍贵性的深思。

崔颢登上黄鹤楼的诗句,既有对壮丽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这些诗句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崔颢的笔,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黄鹤楼当年的壮丽景色,也能思考起自己的生命意义和时间的流逝。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鹤楼和崔颢的诗句一直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次踏上黄鹤楼,仿佛都能听到崔颢的声音,感受到他对美的热爱和思考。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登上黄鹤楼,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机会。我们可以借助崔颢的诗句,看到古代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崔颢的诗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生命意义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它们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引发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崔颢的诗句,凝结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与力量,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欣赏。不论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和启迪。登上黄鹤楼,重温崔颢的诗句,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能够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和历史的底蕴。

崔颢登上黄鹤楼的诗句,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然之美、时光之快速流逝和珍惜生命的重要性。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启发,用崔颢的目光去欣赏世界,用他对时光的思考去审视人生。

黄鹤楼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崔颢的诗句更是让这里成为了文化的象征。登上黄鹤楼,体验崔颢的思考和感慨,不仅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八、黄鹤楼李白的诗句?

两首诗一首写于开元盛世,烟花三月送别友人,李白的心情是相对愉悦的;而另一首写于安史之乱时,充满去国思乡之悲。诗意虽不同,两首诗却同样经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此时,正值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这次送别孟浩然去扬州,是愉悦的。但是,友人就要离开,他也有悲伤,当看着孟浩然乘坐的小舟逐渐远去时,李白默默地望着那船渐行渐远,久久不回。隐娘想起白居易的一句诗:此时无声胜有声。所有的不舍都在李白的这一眼之中了。

这首诗备受后世称道,是李白的代表作。“烟花三月下扬州”更被学者称为“千古丽句”。

李白另一首黄鹤楼佳作,就是下面这首《黄鹤楼闻笛》。《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听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诗意中可以看出,这是李白被贬谪时所做,有学者考证,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经江夏时所作。当时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

黄鹤楼头,那悠悠笛声给凭栏远眺的诗人李白平添了无限思绪,兴会之余,他写下了这首诗。

世事难料,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作为一个曾流放的人,李白以曾被贬官到长沙的贾谊自居,充满了愤懑与不平。

坐在黄鹤楼中,听着耳边传来《梅花落》笛曲,感觉江城五月梅花满天飘落。梅花虽美,可却是是寒冬开放的,江城五月落梅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读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李白坐在黄鹤楼中,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听着耳边的《梅花落》,布满皱纹的脸上,全是疲惫与沧桑。

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清代沈德潜曾评价李白:“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

隐娘每每读李白的诗,诗意简单,词句简洁,可每每读完,总是感到意犹未尽,有无限的情意在诗外。

譬如送别孟浩然时,那默然望着小船背影的伤感与不舍;譬如在黄鹤楼中听玉笛时,那历经人生悲戚之后的沧桑与恋乡。

千年之后,依然能够打动人,而这应该就是李白诗的魅力吧!

九、杜甫黄鹤楼诗句李白?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杜甫黄鹤楼诗句大全?

杜甫没有写过黄鹤楼诗句,只写过一首《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以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年老多病只有一只船孤零零的陪伴自己。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