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夕旅怀》古诗翻译?
作者: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简析】: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却仍然只能像沙鸥在天地间飘零。
“名岂文章著”是反语,也许在诗人的内心,自认为还有宏大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注释](1)危樯:高高的桅杆。
(2)著:著名。[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
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
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
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
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
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
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诗的后半是“书怀”。
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
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
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鹤注】当是永泰元年去成都,舟下渝忠时作。细草微风岸①,危樯独夜舟②。星垂平野阔③,月涌大江流④。名岂文章著⑤,官应老病休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⑦。(上四旅夜,下四书怀。微风岸边,夜舟独系,两句串说。岸上星垂,舟前月涌,两句分承。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末则对鸥而自伤飘泊也。【顾注】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一沙鸥,仍应上独字。)①王融诗:“翻阶没细草。”宋玉《舞赋》:“顺微风。”②阴铿诗:“度鸟息危樯。”王粲诗:“独夜不能寐。”③《易》:“天垂象。”当作星垂。吴均诗:“远送出平野。”④谢脁诗:“大江日夜流。”⑤《扬雄传赞》:雄好古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⑥《汉书》:韦贤以老病,乞骸骨罢归。⑦按:“天地一沙鸥”,“乾坤一草亭”,一字上加间字,句义自明。黄生曰:太白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法与此略同。然彼止说得江山,此则野阔星垂,江流月涌,自是四事也。又曰:此诗与客亭作,工力悉敌,但意同语异耳。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此不敢怨君,引分自安之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此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史氏曰: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弟子贫原宪,诸生老服虔”,“入”与“归”字,“贫”与“老”字,乃撑拄也。“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几时”,“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何”与“且”字,“岂”与“应”字,乃斡旋也。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作文亦然,诗以字,文以句。
二、《寒食前有怀》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韩翃阳市)人。天宝十三载(754年)进士及第。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766—779)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 建中(780—783)初,德宗赏识其“春城无处不飞花”一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仅存诗三卷。
三、《秋夕旅怀》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李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斋
四、《旅夜书怀》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简析】: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却仍然只能像沙鸥在天地间飘零。“名岂文章著”是反语,也许在诗人的内心,自认为还有宏大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注释](1)危樯:高高的桅杆。(2)著:著名。[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诗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诗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诗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鹤注】当是永泰元年去成都,舟下渝忠时作。细草微风岸①,危樯独夜舟②。星垂平野阔③,月涌大江流④。名岂文章著⑤,官应老病休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⑦。(上四旅夜,下四书怀。微风岸边,夜舟独系,两句串说。岸上星垂,舟前月涌,两句分承。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末则对鸥而自伤飘泊也。【顾注】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故用岂应二字,反言以见意,所云书怀也。一沙鸥,仍应上独字。) ①王融诗:“翻阶没细草。”宋玉《舞赋》:“顺微风。”②阴铿诗:“度鸟息危樯。”王粲诗:“独夜不能寐。”③《易》:“天垂象。”当作星垂。吴均诗:“远送出平野。”④谢脁诗:“大江日夜流。”⑤《扬雄传赞》:雄好古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⑥《汉书》:韦贤以老病,乞骸骨罢归。⑦按:“天地一沙鸥”,“乾坤一草亭”,一字上加间字,句义自明。黄生曰:太白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句法与此略同。然彼止说得江山,此则野阔星垂,江流月涌,自是四事也。又曰:此诗与客亭作,工力悉敌,但意同语异耳。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此不敢怨君,引分自安之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此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史氏曰:诗要健字撑拄,活字斡旋,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弟子贫原宪,诸生老服虔”,“入”与“归”字,“贫”与“老”字,乃撑拄也。“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几时”,“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何”与“且”字,“岂”与“应”字,乃斡旋也。撑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车之有轴。作文亦然,诗以字,文以句。
五、《江南春怀》古诗原文及翻译?
原文:
江南春怀
作者:李白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
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翻译:
青春能持续多长时间,春天黄鸟鸣个不停。
人在天涯,不知回乡的路在哪里,江湖游荡,白了头发。
身影迟滞在楚关的月下,心却飞往秦塞云中。
此身此世特别烂漫,田园也久已荒芜。
眼看又到年终,应该何去何从?高唱长歌谢别金阙。
六、《山坡羊·冬日写怀》古诗原文及翻译?
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 朝三暮四①,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②。攒家私③,宠花枝④,黄金壮起荒淫志⑤。千百锭买张招状纸⑥。身,已至此;心,犹未死。注释 ①朝三暮四:本指名改实不改,后引申为反复无常。 ②痴儿:指傻子、呆子。指贪财恋色的富而痴之人。荣枯:此处指世事的兴盛和衰败。事:道理。 ③攒(zǎn)家私:积存家私。 ④宠花枝:宠爱女子。 ⑤黄金壮起荒淫志:有了金钱便生出荒淫的心思。 ⑥锭:金银的量词。招状纸:指犯人招供认罪的供状文书。此句意为:贪官污吏收刮钱财,到头来不过等于买到一张招供认罪的状纸。译文 朝三暮四,贪求无厌,反复无常,昨非今是。这帮愚蠢的人哪里知道荣枯变化的世事。奔着命积攒家财,好色宠妓人欲横流,黄金鼓弄起荒淫的情志,用去千百两金银锭买一张做官的招状纸。已落得个身败名裂,可贪心还不止。简析 《山坡羊·冬日写怀》小令表现作者世事变迁祸福无常的感慨。“朝三暮四,昨非今是”,世间万事不可捉摸。有些人拼命积攒家私,结果横祸上身;有些人沉溺于酒色,走上了荒淫之路。祸福相依,悲乐相生,正是这首小令的主题。此曲指斥富人的贪婪、狡诈、荒淫,至身败名裂仍不知悔悟,用语辛辣入骨。作者写此曲的目的是批判当时社会的道德堕落,但也昭示出作者因果循环的消极思想。
七、怀沙古诗?
《怀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全诗104个字,讲述了作者离开家乡、行踪不定的心情。
昔日戍边人,今为漳滨客。
悲风吹浪起,想与沙为隔。
山河犹是故,人事已成阙。
泪落何人手,通衢谁不悲。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离乡别井、漂泊他乡的感受,表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无尽的伤感。作者用深沉的语言、雄浑的气势,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忧伤和失落之情。
诗中的“悲风吹浪起,想与沙为隔”,意味着他想要回到故乡,但离故乡太远,沙漠成了两地分隔的玄关,不得不黯然离开。同时,“山河犹是故,人事已成阙”的语言,也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泪落何人手,通衢谁不悲”,反映出了作者心中的悲痛之情,让读者随之感同身受,感受到了白居易内心无尽的悲伤。
整首诗表现了唐代诗人怀念故乡、远离家乡的深情感受。这首诗通过诗意表达了离开故乡的离愁别绪、无尽思念之情,有着千古不变的真挚情感,被后人传颂不衰。
八、怀津 古诗?
怀津有关古诗,例如:“临分怀出饯,津远舟速发。”
出自:宋代贺铸《送咸宁陈令完夫移官吴郡》(节选)
蒿莱东郭居,长者车成辙。礼经尚往来,岂为我辈设。临分怀出饯,津远舟速发。十月雁啼寒,沧波洒微雪。
作者简介: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越州山阴人,生长于卫州,北宋词人,因其长相奇丑,也被称作“贺鬼头”。
九、柳怀仲古诗?
凭栏观雪/阜城四季花都柳怀仲(笔名风影树)
小序:午间闲暇,移步阳台,倚栏眺望满天大雪,耳听肆虐狂风,思潮如涌,特吟诗词一首:闲暇倚栏望长空,嫦娥散花舞九天。
吴刚醉撒琼浆,地面湿车马稀。
独有学童雀跃叽,花蕊落入维草恋。
十、触怀的古诗?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