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古诗鉴赏?
鉴赏如下: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二、古诗鉴赏题?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三、师德古诗鉴赏?
歌颂“师德”的诗句大多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物喻人,具体如下师德师风诗歌: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
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下的花朵营养了大地,提供了养料,培育了下一代。
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四、古诗鉴赏情感
古诗鉴赏情感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古人的言语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和情绪。无论是激情澎湃还是深沉静谧,古诗诠释着人类内心的世界。古诗鉴赏情感,既能从中体会历史的沧桑与风雨,也能在文字间感知人性的柔情与骄傲。
古诗的情感表达是通过精炼的文字,巧妙的含蓄和形象的意境来实现的。这种表达方式要求读者不仅仅是简单地理解字面意义,更要深入到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情感和思想。对于古诗的鉴赏来说,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鉴赏古诗的艺术之美。
古诗的情感分类
古诗的情感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包括爱情、离别、思乡、咏史和咏景等。每种类型都展现了古代人们不同的情感状态和体验。
爱情: 古诗中的爱情情感表达广泛而深刻。有些诗句表达了浓烈的爱慕之情,有些诗句则描绘了爱情的甜蜜和苦涩。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爱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离别: 在古代社会中,往往有许多因素导致两地分离,比如战争、官职调动等。因此,古诗中的离别情感是常见的。无论是恋人之间的离别,还是亲人之间的分别,古诗都能把握住人们内心的痛楚和思念之情。
思乡: 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外出旅游或迁居他乡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常常体现在古诗中。这种情感表达是人们心灵深处产生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咏史: 古代的历史和传说中,有很多英雄人物和事件,这些都成为古诗表达情感的重要素材。通过咏史之诗,古人用诗人的眼光和笔墨,表达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敬仰之情。
咏景: 古诗中的景物描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通过对大自然的咏唱,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诗人通过对山水、花草、鸟兽的描述,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古诗鉴赏与情感交融
古诗的鉴赏需要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意境之余,与诗人的情感进行共鸣。只有与诗人情感相通,才能真正理解古诗的内涵和魅力。
鉴赏古诗情感的过程中,读者要注重对诗词的解读和理解,通过对古诗字句的解析,发掘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元素。同时,要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因素,对诗人情感的波动和变化进行分析和理解。
古诗鉴赏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当读者通过与诗人情感的交融,感受到古诗中所传达的情感时,也会引发自身情感的共鸣和激发。这种共鸣和激发是诗歌的魅力所在,使人与文字产生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古诗鉴赏情感的意义
古诗鉴赏情感,对个人的成长和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鉴赏古诗的情感,可以提升个人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同时,古诗鉴赏情感也能够增强个人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通过感受古诗中的情感,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个人情感的表达能力。
最重要的是,古诗鉴赏情感可以开阔人们的思维和视野。古诗中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拓展自己的情感世界,丰富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古诗鉴赏情感是一种既具有审美意义,又具有人文关怀的学习和体验方式。通过在古诗中寻找情感的共鸣,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人类情感的丰富多彩,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五、古诗鉴赏 情感
古诗鉴赏
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而诗歌的魅力则在于它能够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无论是表达对自然的赞美,还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古诗都能以简练而深入的方式触动人心。
古诗的功用与特点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主要功用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通过韵律和韵脚的运用来增加其艺术美感。古诗通常以五言或七言的形式呈现,每个字都经过精心的琢磨和选择,使得诗句简练而言之有力。
古诗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逝去的时代进行了记录,更是我们了解历史和感受古人思想情感的窗口。古诗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可以给我们启迪和共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古诗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质朴和深入。在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复杂情感方面,古诗的确是一种杰出的表现形式。作者通过几个字的组合,能够精准地表达复杂的情感,使人在欣赏和品味的过程中领悟其中蕴含的深意。
古诗所包含的情感也是其独特之处。古人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感悟、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世界的感叹,都化作了诗人笔下的诗句。这些情感正是古诗赢得人们喜爱和推崇的重要原因。
感受古诗的情感
古诗作为一种美的表达形式,具有让人沉浸其中的力量。每当你品读一首古诗,你会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正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
对自然的赞美:古诗中常常描绘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之处,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人通过对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内心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对亲人的思念:古诗也是表达情感的良好媒介。诗人们常常通过古诗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中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对爱情的追求:古诗中也难以忽视对爱情的描写。诗人们常常用深邃的言辞来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苏轼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这首词以对织女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
通过欣赏古诗,我们可以在情感上与古人亲近,体验他们的思想和情绪,感受到千年诗词所传递的深刻内涵。
珍藏情感的古诗
在古诗中,有许多珍藏着丰富情感的佳作。以下是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千年来人们的情感和感悟。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这首诗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其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一句,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广阔的景象,激发了读者对自然的思考和思索。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这首词以元宵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辛弃疾巧妙地将节日与爱情结合,以简洁而深情的词句传递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幸福的向往。
- 《江城子·怀旧》 - 杜牧:这首词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通过对年少时光的回忆和感慨,杜牧抒发了对岁月流转的感伤和对曾经的思念。
这些古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至今,使人感叹古人智慧与情感的卓越表达能力。
致敬古诗的情感
古诗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我们了解古人情感世界的宝贵窗口。在当代社会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创作和欣赏古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创作古诗,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表达方式和形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创造出富有内涵和个性的作品。而通过欣赏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世界的思考和情感的流露,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古诗,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增加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总之,古诗以其深入的情感和质朴的表达方式,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和诗人。它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使我们在感受和品味中得到满足和启发。让我们一起珍藏古诗的情感,与古人心灵相通。
六、古诗鉴赏炼句笑话?
少年莫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时红
七、观鹊桥古诗鉴赏?
原文: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风⽟露⼀相逢,便胜却、⼈间⽆数。
柔情似⽔,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
⽜郎织⼥的爱情故事,是我国流传甚⼴⼜深受⼤众喜爱的神话传说。⼈们常对他们相爱⽽不得相聚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并由此痛恨拆散他们幸福爱情的罪魁祸⾸——王母娘娘。历代诗⼈词家对七⼣相会也都是作为悲剧故事来吟咏。最早如《古诗⼗九⾸》,“迢迢牵⽜星,皎皎河汉⼥,纤纤擢素⼿,札札弄机杼。终⽇不成章,泣涕零如⾬。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盈盈⼀⽔间,脉脉不得语。”可谓“悲悲凄凄惨惨”,催⼈泪下。⽽到了秦观⼿⾥,再写七⼣题材,却能独辟蹊径,不落窠⾅,以全新的⾓度,独创的意境,别致的情调,使⼈⽿⽬⼀新,回味久长。
八、缫丝行古诗鉴赏?
缫丝行
宋范成大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范成大的诗清新朴素,题材广泛。他使金途中所作72首绝句,充满爱国热情,感事伤时,堪称“史笔”。其田园诗尤为著名,描绘农村的自然风物,讴歌农民的淳朴勤劳,反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开辟了田园诗的新境地。
上录《缫丝行》是一首形象反映现实的佳作。这首歌行体的诗作真切地反映了从事家庭丝纺织的农村妇女的劳动生活,并巧妙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她们的剥削。诗中绘声绘色地摹写了妇姑夏日缫丝的情景。首句间接交代时令正值夏日;次句以“日出”点明具体时间为早晨;中间4句则是写人和事:人有媳妇和婆婆,事是缫丝。这里,诗人以人的多种感受反映妇姑缫丝情景:“舍后”句,诉诸嗅觉,写煮茧,突出其香,与苏轼的词句“谁家煮茧一村香”(《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笔法相似;“缫车”句,诉诸听觉,写抽丝,以风声比喻缫车在抽丝时所发出的“嘈嘈”之音,突出缫车抽丝速度之快,紧扣一个“忙”字;“茧厚”句,诉诸视觉,以“厚”、“长”、“无断缕”形容缫丝的量多质佳。这样,也就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妇姑由煮茧至抽茧丝的全过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的妙处不仅在于传神地描绘了妇姑缫丝的情景,还在于以此来衬托“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将反映农村织妇的辛勤劳动与揭示封建剥削结合起来。“今年”两句是说,缫丝的妇姑在往年还有余丝织成绢,留作己用,可“今年”却不得暇织,急着将丝全都卖出去。其潜台词是:赋税加重,官府催租急,妇姑不得不缫丝卖丝。这两句与上文互相映衬,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那暇织绢着”这句诗中,我们也可推知诗中主人公“妇姑”在赋税尚未加重的往年,还是能织绢自着的。这也就是说,南宋时,从事家庭纺织的农村妇女有时也能留点丝织品自用。
总而言之,这首诗生动地摹写了妇姑缫丝的情景,并曲笔揭露了当时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可谓一首精妙的纺织诗,一支深刻的刺时歌。
九、古诗鉴赏余干旅舍?
全诗按时间顺序,从日暮时分到夜色渐浓,到明月初上,最后到夜色阑珊,层层透露出诗人越来越强烈的乡情旅思,感情真挚,意蕴深沉。《余干旅舍》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描写了诗人寄寓在余干旅舍时,独自凭眺周围,看到一片凄凉萧瑟的景色,再加上阵阵捣衣之声,触动了深深的乡情愁思。
余干旅舍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十、饮牛歌古诗鉴赏?
《饮牛歌》 陆游
宋代 陆游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
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
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翻译、赏析和诗意
门外有一条清澈见底,老翁牵牛喝溪水。
溪清喜不污染牛肚子,哪怕霜冻掉脚趾。
舍东方瘦很多瓦砾,父子勤劳种植黍稷。
不要说牛老行苦迟,我现在八十耕还力。
牛能生小犊我有孙子,世代相从老所以园。
人生得饱万事足,收拾牛相齐什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