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小学生学习”的古诗有哪些?

一、“鼓励小学生学习”的古诗有哪些?

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__于谦《观书》

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5、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__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6、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__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二、古诗和唐诗哪个更适合小学生学习?

1.唐诗相对比宋词更适合小孩子读。

唐诗数量多,内容丰富。根据体裁可以分为绝句和律诗。每首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每首诗有八句的叫律诗。根据每首诗的字数,又可以分为五言和七言。而宋词,是根据词牌来填写,字数最少的是小令(58个字内),其次是中调(字数59~90),字数最多的是长调,91个字以上。

小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唐诗和宋词比,更适合小孩子读。

2.唐诗主题更适合小孩子读。

唐诗主题多,大多传播正能量,更适合树立小孩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宋词虽也有不少表达理想抱负的内容,但也有不少传达的是个人的情感纠葛,对朝廷的失望和不满,内容相对消极,不利于小孩子的思想教育。

当然,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因人而异。做父母的要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让自己的孩子既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能记诵这些诗词,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

三、小学生学习课外古诗的意义是什么?

小时候我学的第一首古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第一印象,都是数字,有什么呀。

可现在仔细分析一下,简简单单十个数字加几个景物,勾勒一幅烟雨蒙蒙的山村风景画,竟然满足了我对山野恬静生活的全部想象,妙啊。

当年老师的行为无可厚非,强调生字读音,强调明天默写,翻译古诗和讲“意境”这种事情给小学生造成的刺激,远远没有“明天默写错了罚写二十遍”那么强烈。后来功课紧了,老师甚至只要求背诵默写。

古诗的课内境况如此,课外学习就有了“意义”。

中国古典诗歌是汉语的艺术创造登峰造极的产物,是中国文学最“拿得出手”的“门面”。它熔“言、象、意”与一炉,韵律与音乐美、画面感、意境兼备,短小精炼而包罗社会万象。它早就融入了中国的文化根脉,它的精妙和灵动在每个中国人血液中流淌。

如果一定要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挑“代言人”,那古典诗歌是当之无愧的候选人。

小学生学习古诗,往小了说是语文学习中的必修内容,往大了说是把这“文化根脉”传承下去。

而在今天,背诗、应试仍然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语文课”成了负担,而“背古诗”成了负担中的负担。本来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精灵一样的存在,如果一上来就以一个“负担”的形象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

古诗本不分“课内课外”,它自成体系,其中有挖掘不尽的宝藏。形式、语言、格律、想象、意境、现实、审美、哲学、生活……现在“负担”已经产生,一定要给古诗分“课内课外”,那么相对于“课内”来说,“课外”的优势就是两个:“多”和“全”。

这两者看上去好像是一个东西,但实际上有所差别。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明确的是,课内外的区分,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他们目前所需要理解内容的 范围有关,课内的学习一定要有选择性,但孩子们应该学习的范围绝不限于课内。“多”是铺开的数量,是点状的,古典诗歌是一张大网,需要有足够多的珠宝,还需要有能把它们串起来的线索。所以课外古诗的学习不仅要有“量”,还应该注重系统性。同时,数量的铺开能对整体理解能力和系统性的认识有帮助,而“全”所代表的系统性无疑是对“数量”的整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课内古诗学的不够多、不够全”这个观点,或许有很多主张给孩子们减负的人群起而攻之,但它是每一个中文专业的人、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共识。这群人希望孩子们多学古诗的心态,就跟“这家店超好吃你一定要去吃”的心态是一样的。

古诗真的太好了,好到不可以只学个皮毛。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知道“一去二三里”“大漠孤烟直”“水光潋滟晴方好”“日照香炉生紫烟”“花间一壶酒”“独钓寒江雪”“为有源头活水来”,背得滚瓜烂熟,天天得到夸奖。

但我不知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人间有味是清欢”“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更不知道它们和无数的诗句连起来,叫做大好河山,叫做家国情怀,叫做快意人生,叫做此一时彼一时,叫做山不转水转,叫做几家欢喜几家愁,叫做“人”,叫做“历史”,叫做“世界”。

一定会有人质疑,小孩子怎么可能明白这些深奥命题,的确他们不会立刻明白,但有句话叫“积跬步以至千里”。

我曾在上中学之后就开始深深地后悔,为什么没有多读一些古诗,不能出口成诵。我也曾在漂亮的信纸上用好用的笔,背写下一首深爱的、但同学们可能都“没学过”的诗时,体会到无与伦比的自豪感和美的享受。当我进入教育行业之后,看着风度翩翩、诗意栖居的先生们,我才深深地明白了,儿时的储备有多么重要,它能直接影响人的谈吐、气度、认识世界和做事情的方式,绝非仅仅一句“课外积累”能够概括。

学习课外古诗可能就是给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小小种子。

长大后,他们会发现,自己不经意间,突然理解了李白的月下狂歌一醉,突然为江上漂流的杜甫心中一动,突然串联起苏东坡的动人一生,突然觉得“苍生”“天下”不再与自己无关。

又或者,他会突然发现某一句话在他闭上眼睛的时候变成了一幅画,会在无聊的日子里、在某个瞬间,突然让某种只有自己才懂的细腻情绪触动,于是漫漫长日得到一丝滋养,那都是小小种子发芽结出的宝贵果实。

四、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

1 树立信心是背会课文的前提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有了自信心,就能达到短时高效的背诵效果。小学生最喜欢模仿,在他们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他们最好的楷模。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以身作则,带头背诵。因此,在背诵课文时,我都会和他们一起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和全班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背诵,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树立“老师能背下来,我也能行”的思想,他们必定在规定时间内全身心地投入,以达到背诵的效果。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重于积累,字词句的摘抄,课文的背诵,都是在积累。

2 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

2.1 分小句背。引导学生,把一段话分成几个小部分,每一小部分反复练习,练背,会了,再练习下一小部分。两三小部分各练会了,再连起来一起背。流畅了,再继续往下练。

2.2 偷看着背,集体练习时,不把书合起来,遇到有磕绊的,就偷偷瞄一眼跟着往下读,学生心里有一种小刺激,更容易记住。

2.3 想象画面背。练习时,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相关画面,以增强记忆。同样,背诵时,脑海中有相关的画面,学生更容易背出。

2.4 配合动作背。练习背一些课文时,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配以相关的动作,学生更容易记住。

2.5 联系内容背。练习时,先了解要背的部分讲什么内容,学着复述,再练习背。练习时,读了第一句,还可想象,假如是我来写,这下一句该怎样写,这样练习,也能在训练背诵的同时,学习作者的写法,提高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

对待记忆力强的优生,凡是要求背诵的篇目,必须篇篇过关。一些优秀的散文和记叙文片段,尽管不要求背诵,我也要安排他们去背。多背一些好文章,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大有帮助,也可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古诗,我不仅要求他们能熟练地背诵,而且要求他们能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意境。对于记忆力好的优生来说,他们很轻松地就能做到这些。个别优生还能做到整篇背诵,这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鞭策,带动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 分层指导孩子背诵

首先,对记忆力较强的中等生,要求比优生稍宽松。因为他们要多花一些时间去巩固所学的知识,我只要求他们完成教材上规定的背诵篇目。尽管他们同样有一种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精神,但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背诵课文上。这样,中等生背诵的积极性、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其次,对记忆力较差的学生,我对他们的要求宽松。像这样的学生,一个班里只有极少数几个人。具体做法是,我叫他们照着课文读一遍,然后,我提上句,让他们回答下句。有时,我以填空的形式,我读某一句,让他们指出其中我未读出的重要词语或关联词语。这样把尺度一放宽,他们也就不会感到有多大的压力,不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背诵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因材施教,发挥小学生背诵、学习潜能,既不失对小学生背功的培养,也不失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教师,把握好了背诵课文的宽严尺度,就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背诵、学习积极性,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适合23年级小学生学习的古诗?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

六、学习古诗步骤?

学古诗的方法有以下5步:

1、抓住诗眼,紧扣诗题,了解内容:

抓住诗眼,捕捉最佳信息,深入挖掘诗词意蕴,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能准确地传达主旨,理清诗词脉络的盘节,是掌握诗歌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2、围绕诗句,猜想主题:

古诗的特点是高度简洁凝练,必须把握住有限的诗句,去了解诗歌的主题:或反映民间疾苦,或抒发个人胸臆,或痛斥朝政腐败,或自怜悲惨身世……诗的主题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差异,所以围绕诗句,猜想主题就尤为重要。

3、把握重点,品味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分析诗歌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而中国古代诗歌,就通常会借助客观物象,如花、草、山、河等表现主观感情。所以,在学习古诗时,还应透过这些事物的表象,看到内蕴的情感。

4、了解作者、历史背景:

了解写作背景是理解欣赏古诗词的基础。自古以来,诗词在文化发展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所涉及的面很广,涵盖了许多古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古人写诗一般是要抒发某种感情,而诗人的感情大多会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了解背景更容易理解当诗人写诗时的心境和处境。而且许多古诗的创作与作者的身份及历史背景有相当关联。所以要想理解一首古诗词,必须先去了解它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经历,和时代的变迁,只有根据这些背景才能准确的推断出诗词的深刻含义。

5、反复诵读,悟出诗情。

七、如何学习古诗?

学习古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1、首先应对古诗本身重视,了解古诗的实质,特别是对形式特点、情象特点、表达特点等分析要深入。2、其次要加强记忆,古诗包括词语、表达方式、句型、有关内容等,既要记住,又要熟记。3、练习复述能力,要把古诗中的语言表达能够准确地复述出来,而不是曲解原文,这就要求要有充分的语言功底和把握。4、研究批评论述,古诗不仅有漂亮的实质,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果能够及时地学习和熟练掌握,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古诗文化,这也是古诗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八、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有推荐的视频教材吗?

推荐一个系列视频《浩哥玩古诗》。爱奇艺和优酷、腾讯视频都可以搜到,很方便。

这个视频和其他的古诗视频不一样,其他的要么是一群小孩在那摇头晃脑地读,要么是老师+动画片的形式讲解,最后反复背几遍。个人感觉没办法真正激发小孩的兴趣,引起小孩的注意。

我是怎么知道这个视频的呢?妹妹家3岁的女儿之前一直不爱背诗,大人也不知道该怎样引导。每次引导她学古诗,妹妹都是心累。后来无意间看到这个视频,小姑娘居然认认真真地看了好几遍,然后不用妹妹教,自己也能把诗给背出来。

妹妹和我说了之后,我也看了这个视频。目前有4集,《浩哥玩古诗》是用玩玩具的方法把古诗的内容呈现出来,小孩天性喜欢玩,喜欢玩具。这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小孩,激发他们的兴趣。

百变风神呼啸登场!古诗《风》教宝宝认识自然小姐姐带鱼儿采莲花,古诗《江南》唱出汉朝童话唐朝小正太玩也能变神童,他是《咏鹅》骆宾王!什么鸟不怕人?古诗《画》启蒙生活小哲理

九、小学生学习竖笛?

其实竖笛也有很多优点:音色柔美、小巧玲珑、便于携带,能准确地吹奏两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的音程,熟练以后还能灵活地吹转六七个调。

只要我们老师稍微有耐心地摆弄一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比较熟练地吹奏了。

为了事业,音乐老师们,学吧!二 弃八孔竖笛 改六孔竖笛八孔竖笛,课本上介绍它结构简单、容易吹响,适合学生初学。

许多老师肯定学过,也可能不只学过一回,持笛这一姿势就够难做的了,十个手指八个要安孔,这八个手指的灵活性本来就不均衡,最下面的两个安孔手指更成问题,即使把笛管旋转一点也仍然很难把笛孔安严安实,总之一句话:八孔竖笛难学;教起学生来,更难。

学生学了很长一段时间,许多人还是连发音孔的位置都找不准、而且孔也安得不怎么严实,吹奏起来要么漏气不准、要么尖叫难听。

以难学的东西授人,指望能有好结果,二难也!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乐器,越简单越容易入门。

六孔竖笛较之八孔竖笛,构造差不多,只是音孔少了两个,但指法却简单得多,安严笛孔也不怎么难,而且六孔竖笛的指法、转调跟我国民族乐器中的竹笛正好吻合,一般说来入门不是太大的问题。

现行教材只编写八孔竖笛不介绍六孔竖笛,我以为这是近十几年来竖笛教学效果不佳的最大失误。

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改教六孔竖笛呢?为了孩子,音乐老师们,改吧!三 变筒音1 为筒音5现行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只介绍8孔竖笛的指法,而且是筒音1,适合这种指法吹奏的课本歌曲极少,其他指法一个字也没有提到。

课本中的练习曲本来就比较单调无味,何况又那么难学;学过的歌曲或喜爱的歌曲用筒音1又不能吹或吹得不成曲调。

因为竖笛的音域只有两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在筒音1下方的低音,即使是再有经验的高手也不可能控制好的,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更是糟糕,会把低音弄成高八度的高音,即使外行人也会听出来的,歌曲都吹走味了,时间长了还会给学习者的音高感造成极大的危害。

可以想象,在这种缺少兴趣并带有错误感的学习中,能企望学生把竖笛吹好,三难也!值得庆幸的是音乐课本中的绝大多数歌曲都能用筒音5吹奏(极少数适合其它指法吹奏的歌曲也可以用筒音5吹奏),生活中优秀的流行歌曲大都也适合筒音5吹奏。

用这种指法,竖笛的表现音域相对地下移了四度音程。

会唱的歌曲或喜爱的歌曲就能绵绵不绝地从竖笛管中飘溢出来,婉转悠扬,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探究创新的能力。

教师教竖笛为什么不用筒音5的指法呢?学生学竖笛为什么不学筒音5的指法呢?老师们肯定能捧出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教科书上没讲,如果是这样,“尽信书”,还“不如无书”。

四 自制闷笛 巧妙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学习任何乐器,熟能生巧,苦练是必要的条件。

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宿舍,许多学生若干竖笛,一练起来就“蛙声一片”;在家里,在其他公共场所,一练起来就“叽哩哇啦”。

结果可想而知,噪音会严重地污染周围环境,给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带来较大的干扰,有些人还可能理直气壮地辩解说:这不也是在学习吗?真讨人嫌!可想而知,学校领导还能再支持吗?其他老师能允许吗?学生家长能理解吗?在这种人人喊打的环境里,想教好竖笛和学好竖笛,难上加难矣!

十、学习格言小学生?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