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索寓言里有哪些故事?
有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金斧头和银斧头,牧人和狼,老狼和狐狸,装病的狮子,小偷和她的母亲,蚂蚁和蝈蝈老鼠和青蛙。
二、"伊索寓言中有哪些故事?
1、狼与鹭鸶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它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这寓言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2、小男孩与蝎子
有个小男孩在城墙前捉蚱蜢,一会儿就捉了许多。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着两手去捕捉它。蝎子举起它的毒刺,说道:“来吧,如果你真敢这样做,就连你捉的蚱蜢也会统统失掉。”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分辨清好人和坏人,区别对待他们。
3、狐狸和葡萄
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
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比喻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4、风与太阳
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接着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5、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
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三、伊索寓言中有哪些故事?
伊索寓言中有很多故事,例如:《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已成为全世界极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四、伊索寓言中恩将仇报的故事有哪些?
伊索寓言中恩将仇报的故事有以下几个:
乌龟和兔子:
故事讲述了乌龟和兔子之间的恩怨纠葛。兔子为了赶走乌龟,让乌龟帮它取食物,但乌龟拒绝后,兔子一怒之下,将乌龟吃掉了。后来,兔子遇到困难,乌龟帮助它,最终乌龟恩将仇报,兔子帮助乌龟逃脱了猎人的追捕。
乌鸦喝水:
故事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为了喝到水,恩将仇报,把一个农夫的鸽子当做喝水的水鸟,最终被农夫发现,乌鸦惊慌失措,鸽子喝水的故事。
农夫和蛇:
故事讲述了农夫和蛇的故事。农夫看到蛇,想尽办法躲避,但蛇一直纠缠不休。最终,农夫决定陷阱陷阱,将蛇捕获。然而,蛇为了报仇,将农夫吃掉了。
这些故事都讲述了恩将仇报的故事,其中包含了智慧和谋略。
五、伊索寓言有哪些故事?
伊索寓言的故事有:《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六、伊索寓言中都有哪些故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著名的寓言集,包含了很多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故事的例子:1. 乌鸦和狐狸:乌鸦在树上发现了一块奶酪,狐狸耍诈骗取了乌鸦的奶酪。2. 乌鸦喝水:乌鸦找到了一只被水填满的瓶子,但喝不到水,最终通过投掷石块使水位上升,成功喝到水。3. 公牛和青蛙:公牛自傲地称自己可以咩一下把所有动物吓跑,青蛙却咩一声吓唬了公牛。4. 蝇和黎明:蝇嗡嗡地飞来飞去,黎明一到就溜走了。5. 行人和看门狗:行人害怕被看门狗咬,就装成绕过一条池塘的样子,狗出门后行人就进入了房子。这些故事是通过动物和人类之间的互动,以寓言的形式传达出道德和智慧。它们经常以简洁而生动的方式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教导和思考的方式。
七、伊索寓言里边的六个成语故事?
1、成语故事·揠苗助长
用来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2、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成语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3、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4、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自己骗自己。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5、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喻仰仗别人的威势或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6、成语故事·鹬蚌相争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八、关于伊索寓言的三个故事,并写出寓意?
1 狐狸和豹子的故事:两者争论谁美,豹子夸自己身上斑驳的花纹,狐狸却回答说:“我比你美得多,我所装饰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
寓意:智慧的美胜过形体的美。
2 狐狸和狮子的故事:有只狐狸从来没见过狮子,后来有机会遇见了。第一次见着,吓得惊慌失措;第二次见到,仍然害怕,但以不像前一次那么厉害了;第三次见到,竟然壮着胆子走上前去,和狮子攀谈起来。
寓意:对事物或人的熟识能减少产生的恐惧。
3 两只青蛙的故事:一个池塘干涸了,两只青蛙四处去寻找居住的地方。他们来到一口井旁边。一只青蛙没心眼儿,劝说另一只一起跳下去,另一只说:“这井水如果干涸了,我们怎么上来呢?”
寓意:告诫我们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轻率从事。